某表款被大多数人一面倒地认为不够美之下,却因产量稀少而被追捧,当然热追的人群在绝对数量上来说是很少数啦,颇有点别人笑我太疯瘀,我笑别人看不穿的周星驰式喜剧感……
是大众的审美有误?还是稀少盖过一切呢?不禁沉思。
有必要稍为纵观一下手表的发展史,从上世纪初手表萌芽初生,一直到世纪末的九十年代,在BB机、大哥大直到今天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时间随身之前,有80年的岁月手表是人们获取随身时间的刚需之物,真正的“时间”工具,无论平价又或贵价、机械表又或石英表,精准提供“时间”的工具属性是本质,若不准或偷停之类,真的会误机、误船赶不上火车,如果是这些交
通工具的驾驭员或是其他重要部门人员,这失误很可能会出大事……这期间手表的奢华只在更精准、可靠、耐用、防水、防撞、夜光更好,更精致美感、材质的贵重、功能的添加以应高阶人群之需,本质上它还是个表,看时间的工具,很确切地说它是拿来真实使用的。
这相当长的日子里,手表在亲友间的留存多是作为纪念之物,二手、典当等也是让人以低价获得可用之表,鲜有高于原价“炒起”之事,八十年代于学校考试中更是亲见,同学戴着父辈因换了新的日本石英表而淘汰而出的“老旧”劳力士!最早见着的真实皇冠就在那时候了,哈哈,可惜真没当一回事。
这期间把手表作为真正的“收藏”,举世都极为稀少的,也就百达翡丽家族、Bayer表店等行业相关的屈指可数,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的痹好之人,毕竟任何物件世界之大总有痴迷的人,但,极稀的。随着八十年代末手表拍卖的出现、限量表首次超越定价而被争抢炒高……真正意义上的“钟表藏家、钟表迷”开始出现,开始有了抢到新表转身二手高价获利的“商机”,因利而闻风而动,各式人群各怀目的蜂拥加入,瞬间壮大……开始有了轮番竞逐各种“复杂”功能、非因钻石等贵材而屡创“天价”之路,开始透底赏芯,研究、比拼机芯打磨、版路、摆轮、微调之异同,有意无意预测、盯紧下一只爆炒之物,每每拍卖场上古董稀罕物的金钱奇迹,又为下一次更大的期许添热火,旧作令新品更贵、更爆抢,新品的爆热又令旧作更攀峰,屡创的获利神话又令更多的人群卷入其中,不管是“真”表迷、“纯粹”的投资者又或兼而夹杂,热火朝天、盛况空前,时间不过也就短短近二、三十年。
现今纵横拍卖场的,世上据估计不过数千人而已,真正称得上钟表藏家、玩家的,藏“好”表的下限起码得50、100只吧,再往上是三、五百,上千甚至更多,钟表的钻研痴迷先不说,单想想牵涉的巨量金钱投入就不是“凡人”能为之的,可想而知这群人远远比想象中要少,少很多,估计跟大熊猫的稀有程度有得一比,要知道瑞士表每年的产量是二千多近三千万只,即使按5%算其中的层峰贵价表也有一百多万只,而劳力士的年产量近百万只,可以说99%以上的贵价表是另外的“凡人”消费掉的,更别说是非贵价表了。
藏家与凡人是二个截然不同的世界,站在各自立场、状态下,选表的角度、侧重点、需求、价值观判断完全不同,当然选表的结果是天渊也很正常,试想当你拥有了数以百计的表,人只有一双手,通常只一只手戴表,即使轮着戴一天一只表,很可能一年也还没轮一遍……万一有人分早午晚一天戴3只表不嫌累的话,也是偶尔为之吧,哈哈,绝多的表只是收藏而几乎从不佩戴的,这就决定了拿在手上欣赏机芯、工艺之类,表的新奇、创意、表的稀有度、追寻难度等等是追求。
凡人,大概率买入的“好”表顶多十只八只,便宜的表已经不作计算了,跟拍卖市场确切地说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,你可别偶尔看到新闻上同牌子、甚至同系列名字的表拍出个一亿几千万哪啥的,就幻想手上的也价值飞天,你那只是你那只,创纪录那只是那只,没可类比性,别瞎兴奋了,好事也不是你的事,顶多添了点闲聊谈资而已,瞎起哄也是自己娱乐自己而已。凡人嘛,有那么几只好表,总有其中三、二是最喜欢的,也意味着要长戴的,天天挂手上,时时面对,美而舒适且耐看就极为重要了,不美、自己都生厌的东西长面对那是多苦的事啊,同样戴着不昨舒适那也是有苦自知活受罪,耐看是最考人的,惊鸿一警瞬间被迷谁都会有,隔段时间看厌了,这就惨了,可是花了“大”钱之物,扔了还是忍着?凡人经不起折腾啊。当然素质、耐用、防水、结实是必须当回事的,否则不省心又进了厂之类,够烦的。
总之嘛,凡人一只好表得起码用个十年八载,还是长戴的,跟藏家那十年戴个十天可不是一回事,千万别搞错了自己的需求。
审美嘛,虽说各花入各眼,蒸瘦环肥各有所爱,没绝对的对错、高下之分,但人类千万年进化,根深蒂固潜意识里的审美还是有相当的趋同,基于耐看的考虑,偏古典的终究是永恒些、安全些,太前卫、新奇、怪异的、实验性的,眼前一亮之余,县花一现转瞬即厌的机率是大的,凡人可没有太多余额去试错。
需要不同,各种选择都各有道理,辨清自己位置,依心中真切需求而选,自得其乐。